這個星期第一次做生涯諮詢。
●做生涯諮詢的原因
來日本第13年進公司第9年,以前多少有在部落格上寫一些職場的事情,只是後來跟主管的衝突越來越大後,反而比較少再寫,也很少跟別人說。因為在工作上出問題時,我當下會有情緒或認為這不是我的問題,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反省「是不是我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呢」,某種程度以為我努力去改變自己,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但是去年底因為工作量跟工作狀況導致我的精神狀況變得很不好(失眠、心悸、恐慌症到快變成不敢去上班),再加上跟主管的溝通不良以及價值觀的差異,我覺得自己沒辦法再做下去了。跟主管面談時,主管的講法好像所有問題的根源都是「我自己有問題」,我對工作量的安排、我的工作方法,還有只有我免費加班(サービス残業)導致他被上面的大主管說,別人都不會這樣,所以一定是我到處跟別的同事說我在免費加班。
跟主管面談後,我一個人在會議室大哭,覺得自己求助無門。(細節就不多講了,不然好像我在講主管壞話。連打這段字我還是忍不住掉眼淚)
到此我依舊認為要改變自己來解決問題,不管是工作量、工作方法,和主管的溝通不良,以及價值觀差異。但是每天想每天煩惱,每天都不想要看到主管、盡可能不要跟主管對話(恐慌症會爆發),後來家母打電話來問我農曆年有要回台灣嗎? 我心想之前跟主管面談時,連離職都講出來了(雖然主管要我再想想),乾脆用有薪假請個長假回台灣療養身心,好好想想解決方法,順便趁這個機會把所有只有我知道怎麼做的勞務工作SOP化分配出去,把主管認為我可以往下丟的工作全部丟出去,反正他也沒在care下面的人工作量是否超標,我何必什麼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扛,扛到身心崩潰公司也不會在乎。
回台灣後,一個要好的朋友特地來我家小聚,聊天的時候她提到之前因為職涯很迷惘,找了生涯設計師Sandy諮詢後,釐清自己的迷惘並找到方法去實踐自己的想法。我聽了很心動,也認為自己很需要一個能站在客觀角度且能給予專業意見的人,幫我分析自己的問題跟盲點所在。於是立馬上網預約Sandy的線上諮詢。
●我諮詢的問題
因為線上諮詢前,我需要先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如果考慮轉職的話也需要先提供自己的履歷表。因為我的問題中,主管的部分比重較大,我也傾向先解決這個問題再考慮要不要換工作,所以諮詢下面3個問題。
●生涯設計師Sandy的回答
Sandy有另外寄給我整理後濃縮精煉的答案,不過我在下面整理諮詢時Sandy給的分析跟建議。
・我跟主管的溝通上有落差,一部分的原因在於我之前跟主管說過的內容沒有留下紀錄,導致明明我之前就說過主管卻否決的內容,在事過境遷後主管用同樣的內容問我為什麼不做,我自己覺得一整個鬼打牆(我之前就跟你說過你自己說不要,事後再來質問我為什麼不這麼做)。
⇒解決方法:有衝突點的事情都要留下紀錄,用email或是書面資料明確地寫下討論內容和結論,讓主管意識到自己的盲點,同時也「自我保護」,讓責任歸咎不到自己身上。我改變不了主管,至少我要好好保護自己免於責任不在自己身上的傷害。
・Sandy有提到一個很關鍵的專業用語「NLP神經語言學」,她聽到我在敘述我跟主管的互動以及問題都在我身上我得自己想辦法解決的想法時,她認為我主管某種程度用NLP設定一個心錨,只要出問題就是員工要自己努力去改變跟解決,但是導致問題的原因有時不單是員工本身,比如說我的工作量很大,我的工作內容礙於員工個資只能請某些人幫忙,疫情導致工作很難分配,還有我已經跟主管溝通過主管卻不記得等,此外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也不是我的權限/能力就能達成的。
⇒解決方法:我必須把事情的因果,與個人能力分開來看。Sandy說了一段話讓我稍微有自信一點「妳可以在一間公司做了9年,升到中階主管也被交付許多有權限才能接觸的工作,表示妳是有能力的」(哭)。我跟主管的互動都讓我對自己的能力喪失自信,Sandy對我說的這些話很重要。
創造選項,Sandy建議我可以同時找工作,給自己選擇的機會。在同一間公司做很久,可以考慮換個環境挑戰看看,但建議不要裸辭。
・我對管理的想法跟主管有落差,是因為我自己的管理風格和主管的管理風格/公司的管理文化不同,不代表我的想法跟做法是錯的。
⇒解決方法:如果我要轉職的話,我需要確認下一份工作的管理風格是不是自己能接受,或是自己能發揮的。
總結:我現在的人生階段需要有新的模式,不一樣的行為,所以實踐新的溝通方式(文字、紀錄),以及開創新的選項機會。
●心得
跟Sandy談完之後,我豁然開朗,特別是上面標粗體字的部分,讓我多少放自己一馬。
我覺得以往的自己都用自己跟周圍的人的角度看事情,有一個人可以用完全客觀的立場來分析問題,並提供建議真的幫助很大。但最終實踐這些建議的還是自己,期許自己做出新的模式跟不一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