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得到APP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072

 

【筆記】

美國心理學家赫茲伯格提出了著名的「雙因素理論」

保健因素”  一個人認為自己“應得的”那些東西。

激勵因素”  給一個人一樣東西,他喜出望外地說“太好了”的那樣東西。

人不會因為得到“應得的保健因素”而滿意,只會因為得不到而不滿;
相反,沒有“激勵因素”沒關係,但是得到了會感到太好了而備受激勵。

 

【運用】如何利用這個理論來激勵自己(專欄的內容是寫,如何用來激勵自己的員工)

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在下意識中被自己視為保健因素,有很正常,沒有就生氣。 像是薪水、員工福利,又或者是男友的關心(?)。

對有些同事而言,年終獎金也變成保健因素,沒有發就覺得公司賺錢還不發獎金太沒天理。但是想想公司的年終獎金有一部分是根據員工前一個半年度的績效來評比的,有些人的工作效率不好還能拿到年終,久了的確會變成保健因素。如果上位者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覺得我發給你們年終獎金是為了激勵你們,其實根本就沒有達到效果。

除了薪水以外,我不想把公司給予員工的每一樣東西都視為保健因素,當我把所有東西都是為應得的時候,有時就會忘記很多福利是需要先付出才能享有的。

對有些丈夫或子女而言,媽媽每天準備早晚餐已經是保健因素,哪一天媽媽身體不舒服沒有準備就覺得你怎麼可以偷懶不做。我個人而言,家裡的事情沒有什麼事是義務,每件事情做不做都取決於個人。家事跟餐點不絕對都得媽媽或太太準備,小孩也不是都要媽媽帶。反之,丈夫的做家事帶小孩是對太太而言可能是激勵因素,你要在家帶一天小孩讓我出門跟朋友聚餐“太好了”,所以當先生的不要把太太的付出當成保健因素,而且要多利用自己的激勵因素來激勵自己的另一半。

 

【碎碎念】

總覺得上面的例子跟想法寫的亂七八糟,不夠具體也不夠精確,不過不寫我就算讀完心有所感沒寫下來,大概過了一兩天就忘得差不多,所以還是寫下來傷來訪者的眼。

新的一年就期許自己越寫越好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